隨著如今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養老專業成為了當下最受到關注和很多考生青睞的專業,那么養老專業如今的就業前景到底如何?畢業后的就業方向有哪些呢?接下來小編就本文帶領大家一起來深入了解一下,為此還為大家整理了最好的養老專業學校,供同學們選擇和參考!
養老專業全稱為養老服務管理專業,該專業為本科層次專業,旨在培養能在養老集團管理部門、老年大學、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任職,亦可從事旅居養老、養老產品設計研發、養老機構評估等養老管理相關職業的應用型人才,從培養方向我們可以看到養老服務管理專業主要的就業對象均為老年人,如今的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以及老年人的富有程度,足以可見養老專業的就業前景十分廣闊。
該專業能夠就業的方向更是數不勝數,其中最佳出路莫過于政府部門和醫療機構,不管是薪資待遇還是工作穩定性都是最好的,其次可以在各大養老院或者社區服務中心從事老年人的日常護理以及生活照料工作,還可以進入到老齡相關企業就業,如老年人醫療器材企業從事營銷或者開發工作。
根據近些年來養老專業的就業率顯示,該專業深受各大養老機構的青睞,更是到了多個企業“爭搶”一個養老服務管理專業人才的現象,如山東女子學院的養老服務專業的60多名畢業生受到了400多個就業邀請,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因此是一個在近20年最有發展前景的專業。
當然除了該專業人才就業需求量較高之外,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是目前全國開設該專業的高校數量不算太多,根據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僅僅只有36所高校開設了養老服務管理專業,具體名單有安徽醫科大學、廣西醫科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新鄉學院、樂山師范學院等等。
而在著30所開設養老專業的大學中哪個學校最好呢?這并沒有準確的答案,因為每所大學的錄取分數線都是有所差異,只有符合考生個人情況的才是最好的學校,不過從學校的口碑和實力來看的話,南京中醫藥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這兩所大學小編建議首選。
首先南京中醫藥大學和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都是位于一線發達城市,其就業機會和實習機會會比二三線城市的新鄉學院好很多,就業方面會更為吃香,其次就是一線城市的老年人退休工資高,思想更為開明,對于科學養老更能接受,因此在未來的就業上會更為順利。
南京中醫藥大學的是一所雙一流大學,是一所所由教育部、江蘇省人民政府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的高校,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傳統醫學合作中心,實力強勁,在全國高校中位列第135名,養老服務管理專業是南京中醫藥大學在2020年開設的專業,也是全國首個本科起點的養老服務管理學院,是由江蘇省民政廳和南京中醫藥大學將通過合作共建,足以可見該專業的含金量和江蘇政府的重視程度。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的養老服務管理專業在2024年的就業率基本達到了100%,這也讓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一戰成名”,據悉學校該專業的33名畢業生吸引了30多家養老機構提供120多個崗位,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足以可見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的養老專業實力不凡,作為一所理工類大學上海工程科技大學地理位置優越,發展機會眾多,在全國高校的排名中位列第227名,是一所性價比很高的值得報考的學校。以下是所有開設養老服務管理專業的高校名單一覽表:
序號 | 院校名稱 |
1 | 安徽醫科大學 |
2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3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4 | 吉林財經大學 |
5 | 廣西醫科大學 |
6 | 桂林醫學院 |
7 | 中華女子學院 |
8 | 沈陽醫學院 |
9 | 西安文理學院 |
10 | 新鄉學院 |
11 | 貴州中醫藥大學 |
12 | 樂山師范學院 |
13 | 遵義醫科大學醫學與科技學院 |
14 | 河西學院 |
15 | 鞍山師范學院 |
16 | 山東女子學院 |
17 | 石家莊學院 |
18 | 上海建橋學院 |
19 | 邢臺醫學院 |
20 |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
21 | 重慶移通學院 |
22 | 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 |
23 | 長春人文學院 |
24 | 湖北文理學院理工學院 |
25 | 齊魯醫藥學院 |
26 | 錦州醫科大學醫療學院 |
27 | 蘭州工商學院 |
28 | 南昌醫學院 |
29 | 新疆科技學院 |
30 | 商丘學院 |
以上數據僅供參考,具體視實際情況而定。
市場營銷專業相信很多的考生并不陌生,在前十年里市場營銷可以說是最受考生歡迎的熱門專業,那么現如今市場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相信很多的考生和家長的都比較陌生,該專業在眾多專業中略顯神秘的專業,常常被人們貼上“
隨著現如今網絡的快速發展很多和網絡相關的專業都備受考生的關注,其中網絡空間安全專業也被不少考生所報考
隨著現如今醫療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醫療行業的薪資待遇和社會認可度的緣故,導致很多的考生都希望能夠進入到
隨著新高考政策的實行,科目組合的選擇成為了廣大考生最為關注的焦點,物化政科目組合作為較為熱門的組合之
征集志愿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是招生計劃未滿的學校面向未被錄取的考生招生計劃,是學校和考生的“互相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