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不厭這句話大家應該都聽過,那么學而不厭下一句是什么呢?學而不厭的意思是什么?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學而不厭出資《論語》,下一句是誨人不倦。“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意思是指學習而不覺滿足,教誨別人而不知疲倦,語出《論語·述而》。
《論語·述而》出自《論語》,共包括38章,是學者們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時引述較多的篇章之一。
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內容:“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三人行必有我師”;“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學習態度,孔子對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疇的進一步闡釋,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張。
以下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出處。
原文:
《論語·述而》:子曰:“默而識(zhì)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譯文:
孔子說:“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滿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對我而言,卻又做到了哪一樣呢?”
讀解:
這一章緊接前一章的內容,繼續談論治學的方法問題。前面說他本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此章則說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個側面。這對中國教育思想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以至于在今天,我們仍在宣傳他的這一教育學說。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指人好學。
造句:
1.對自己,“學而不厭”,指導教育別人我們應采取取“誨人不倦”這種態度。
2.我們應該要熱愛學習,做到學而不厭。
3.同學們都應該有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他人誨人不倦的精神。
4.師教育我們只有學而不厭,才能攀登科學文化知識的高峰。
5.對學過的東西要溫故知新,對不認識的東西要不恥下問,對于學習要學而不厭。
6.知識沒有止境,我們要有學而不厭的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