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專有名詞非常多,其中提檔線與錄取線這兩個專有名詞常常被人混淆。高考提檔線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在高考填報志愿時發揮著怎樣的作用?它和錄取線又有著怎樣的區別?過了提檔線就萬事大吉一定能被錄取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高考提檔線,看看它和錄取線到底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高考提檔線是什么意思?
高考提檔線就是高考投檔線。是各省的招生部門根據學生志愿填報的分布情況,結合本省的投檔原則和招生院校規定的比例來確定向招生院校投遞學生電子檔案的最低分數。通俗點說就是投檔到院校的最低分的一位學生的成績,是該校的提檔線。每個院校有屬于各自的提檔線,
大多數知名度廣、所在地區發達、招生計劃多的院校其提檔線較高,提檔線也會隨著各種因素變化,每年都有波動。
高考提檔線和高考錄取線有什么區別?
高考提檔線和高考錄取線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劃定主體、時間先后、分數高低等方面上。
1. 劃定主體不同。提檔線是省招生考試院根據院校招生計劃和報考情況劃定的;錄取線是院校根據招生計劃數和專業要求劃定的。
2. 時間先后不同。提檔線的劃定時間發生在錄取線劃定前。提檔線先劃定出來才能將學生的電子檔案最低分數投檔給院校,院校才能劃定錄取分數線。
3. 分數高低不同。提檔線的分數一般會比錄取線的分數要低,不過有時兩者的分數也相同。
4. 發揮作用不同。提檔線是學生檔案能不能被投遞到院校的依據,只有過了提檔線才能進入院校錄取過程;錄取線是學生能不能被院校最終錄取的標準,達到院校的錄取線才可能會被成功錄取。
過了提檔線一定會被錄取嗎?
不一定會被錄取。高考提檔線和學校最終錄取的分數線并不一定一致。提檔線是學生電子檔案被投到院校的最低分數標準,錄取分數線是招生院校按照招生計劃數完成錄取后的最低分數線。
院校的提檔比例一般會超過實際招生計劃數,提檔比例一般為1:1.05或1:1.2。小編為大家舉個例子,如果院校計劃本次招收50人,按1:1.2的比例則會提檔60人的檔案,即使過了提檔線,排名在50名之后的人也不會被錄取。
每個專業的錄取分數線各不相同,學生可能過了院校的提檔線但沒過專業分數線,又不服從調劑,就可能被院校退檔。
還有體檢不通過、部分專業有要求的單科成績不達標、學生自身不符合專業政策等原因也會影響院校錄取。
以上內容僅供大家參考,具體視實際情況而定。
高考有多少科目,一共多少分,這是很多學生了解但部分家長不了解的內容。有些學生擔心考試時間不夠用,想知
高考志愿填報是一場不容有失的關鍵戰役,提前批志愿填報就是首先開戰的一場,考生想要打贏就必須了解提前批
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專業代碼和院校代碼是每位考生必須要關注到的信息,代碼輸入正確才能匹配到正確的學校和
近年來,高考政策加分項目呈逐步精簡趨勢,但仍有部分符合條件的考生有機會享受政策加分或優先錄取的優待。
退檔是高考志愿錄取的狀態之一,也意味著考生此次志愿填報以“落榜”而告終,那么對于慘遭退檔的考生老說對
近期“高考數學140分以上可以破格入985學校。”這一傳聞引起廣大人民關注,這則消息是真的嗎?偏科學生將要